笨才书房 - 小说大全 - 其它 - 临床医学 - 癌症不是绝症 - word 网盘 免费 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4-09 00:30:02

癌症不是绝症 word 网盘 免费 下载地址

癌症不是绝症 word格式下载
癌症不是绝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7529302
  • 作者:许添盛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0-1
  • 页数:204
  • 丛书:用心医病系列
  • TAGS: 肿瘤学
  • 豆瓣评分:7.8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4-09 00:30:02

内容简介:

每天睁开眼,都能看到、听到,读到癌症相关讯息,其中又以吃什么补品可以抗癌,或是说吃什么食物会致癌居多。多年来,大家对防癌的认识多数仍停留在“物质表面”层次,抗癌方式也以各种彻底消灭癌细胞的“对抗方式为主流,仿佛癌细胞是外来物,是侵入者,与我们——也就是身体的主人无关。

大多数癌友们都有这样的误解。一个人的身、心、灵就像一家人,有乐同享、有难同当,没有一方能够置身事外。当身体有了癌细胞,唯有从心灵的源头肇因探索起,继而用爱感化它们,引导它们回家,恢复为正常细胞,才是威力最强大、效果最有效的抗癌方法。

癌细胞的出现,是让我们的心中慢慢升起一种对自己的疼惜,用这种对自己、生命和世界的大爱能量,来感化癌细胞,这才是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


书籍目录:

推荐序 身心灵疗愈的力量 岳晓东 人生最大的财富——身心健康 鲜于凉 癌症不是你的敌人 武志红自序 沉浸在身心灵疗愈的氛围里 许添盛心法1 威力最强的抗癌心法 玉石俱焚的错误抗癌逻辑 破解癌细胞的思维方式 大多数癌友都具有任劳任怨的性格 癌细胞就是你你就是癌细胞 许医师诊疗室感化癌细胞使浪子回头心法2 你可以不生病 认识身体本质的力量 排除不利身体的负面信息 精神能量是强大的磁场 许医师诊疗室感觉基调的练习心法3 意识力量转化癌症 借由意识的扩展疗愈病痛 打通意识、无意识与潜意识 如何开始修行 学习当主人,找回自己身体的自主权 许医师诊疗室如何统一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心法4 癌细胞想回家 别让负面意识影响身体 以癌细胞不想再当癌细胞 以“感谢、创造代替对抗” 许医师诊疗室冥想练习:创造生命新实相心法5 创造力与疾病的关系 想象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我习惯用什么方式想事情 想象力的世界才是第一现场 反复阅读观念转化 许医师诊疗室冥想练习:进入创造的世界心法6 解开心中的枷锁 内心完全信任宇宙的爱 学习当自己的菩萨 疼痛难当时该怎么办 许医师诊疗室冥想练习:成为自己的菩萨心法7 不当自己多好 我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 与自然界的意识结合 心打开,像天地一样宽广 放下执著的自我 许医师诊疗室:各种修行法门是否殊途同归心法8 因病入道 真正的疗愈来自内在力量 打开我们灵魂的眼睛 “法”让人脱离生死轮回 许医师诊疗室生命能量出来,肿瘤就会消失心法9 我要活下去 疾病是情绪的凝结不化 “价值完成”治疗法 在生活中实践赛斯心法 小孩罹癌,也在创造自己的实相 许医师诊疗室如何帮助罹癌的小朋友心法10 不让癌症复发 此病已在心灵层面被面对了 身体对我们散发爱的信息 以“感谢心”面对身体 许医师诊疗室灵魂为何选择有缺陷的遗传基因心法11 意识转化潜意识 内在有源源不绝的能量 如何思考,比吃什么东西来得重要 让意识跟潜意识重新联接 许医师诊疗室不论运用何种治疗都要回归信望爱心法12 生命的意义 努力奋斗为了谁 如何为自己的人生着色 你是没有受到限制的 许医师诊疗室看见生命源头的光心法13 钻石开怀论 丰富完整的本体 相互影响的生生世世 现在可以改变过去 内在神性一直支持着我们 许医师诊疗室转世的自己和可能的自己心法14 活得快乐,死得自在 未知死,焉知生 死亡是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活得久不如活得精彩 许医师诊疗室世间一切能量都是爱的能量心法15 让问题自行解决 问题本身,即具备自行解决的力量 “人心瘟疫”是癌症普世横流的主因 许医师诊疗室对自己和身体施行仁政心法16 一个尚未准备好要死的人绝对不会死 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相同的信念创造共同的实相 许医师诊疗室如何以福德改变个人命运心法17 大自然能量 大自然本身是慈爱、健康、喜悦能量的幻化 找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健康 人的心念会影响大自然 回归大自然的心法 许医师诊疗室要如何做身体才能不生病心法18 存在的力量 心门敞开人生柳暗花明 以心境转变外境 勇敢实践生命就会开阔 拿回生命的力量 许医师诊疗室我要如何帮助患癌症的家人心法19 情绪的主控权 思考方式决定情绪的好恶 思想决定你的生命品质 许医师疹疗室当罹癌的人要和我谈论死亡时,我该如何面对心法20 下定决心与意志力 心是创造实相的主人 建立正确的生命主轴 许医师诊疗室是否一个人的意志力愈强愈好后记


书籍特色:

《癌症不是绝症》是一本描写癌症治愈的自传体书籍,作者是一位曾经患有晚期癌症的病人。以下是对书籍内容、主题分析、人物评价、文学手法分析和社会影响的简要介绍。

书籍内容:

《癌症不是绝症》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的癌症治疗经历,他从最初的绝望到最终的康复。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接受治疗的过程,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挣扎。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作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的一些非传统治疗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

主题分析:

《癌症不是绝症》的主题是探讨癌症患者如何面对疾病以及积极应对治疗带来的痛苦和挑战。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强调了心理调适和积极参与治疗的重要性。该书还试图打破对癌症的恐惧和偏见,鼓励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癌症治疗。

人物评价:

作者在书中通过描写自己的角色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积极乐观、勇敢战胜疾病的形象。他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面对癌症病情时的恐惧、挣扎和希望,以及他如何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态度和坚持希望。作者展现出了他的顽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珍视,使读者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文学手法分析:

《癌症不是绝症》运用了自传体的写作方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读者更加贴近并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此外,书中还使用了一些修辞和修辞手法来增强叙事的效果,例如比喻、反问和夸张等。

社会影响:

《癌症不是绝症》通过揭示作者的癌症治愈故事,对于许多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具有启发和鼓舞作用。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癌症的看法,使癌症不再是绝望和死亡的象征,而是一种可以战胜的疾病。同时,该书也引起了社会对癌症治疗方法的思考,并促使人们关注和研究非传统治疗方法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癌症不是绝症》以自传体的方式展示了作者与癌症斗争的经历,并试图改变公众对癌症的看法。该书积极向读者传达了希望和勇气,对于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备注:上述内容由ai生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作者介绍:

许添盛医师,毕业于台北医学院,先后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精神科医师,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台北县立医院身心科主任。现任赛斯身心灵诊所院长、赛斯文化发行人、财团法人、新时代赛斯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喜爱写作及禅修,是《联合报》心灵版、《中国时报》家庭版、《大成报》心灵推手版,《自由时报》家庭版专栏作家。

许医师对于癌症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有独到心得,他用理论配合生活实例及临床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在中华新时代协会讲授“赛斯心法”,并成立了“身心灵健康成长团体”、“美丽人生癌症病患成长团体”、“赛斯学院”及“赛斯心法修炼班”,应邀至内地各大城市、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美加等地,举办大型讲座。场场爆满,佳评如潮。


出版社信息:

类型: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的人文教育出版机构

成立时间:1987年

简介: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

主要业务

华文出版社以关注人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服务全球华人为宗旨,整理出版中国文字、文学、文化等典籍,以人文教育、学术文化、宗教文化、统战文化、人物传记、民国文史、古籍整理和中小学教材为主要产品线。


原文摘录:

暂无相关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癌症不是绝症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癌症不是绝症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癌症不是绝症在线购买

PDF下载地址:癌症不是绝症PDF下载


丛书信息:

本套丛书还有《癌症不是绝症》等


精彩短评:

  • 作者:lectery 发布时间:2011-03-09 15:28:48

    一口气看完的,书中的很多思想跟我脑子里想的都惊人的吻合,但还是作者的思想比较深入,这本书不管是有没有病的人看了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真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看一下这本书。

  • 作者:蓝蓝和月月 发布时间:2015-10-16 18:37:35

    台湾人很喜欢神叨的灵修

  • 作者:尐young 发布时间:2015-03-15 08:11:09

    @2015-03-15 08:11:09

  • 作者:傻花儿 发布时间:2013-04-09 15:36:27

    比较通俗,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喜欢读本威尔伯的作品。

  • 作者:✨润土 发布时间:2014-05-17 20:52:01

    身体不健康时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了,或者,长期不健康的心理也需要重点医治。


深度书评:

暂时没有为您找到相关书评,查看其它精彩书评

  • (转)乐蘅军——世纪的漂泊者——论《儒林外史》群像

    作者:林雁飞 发布时间:2014-03-03 12:37:40

    前记:有时间,我想写一篇《开卷细读儒林传》,至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的评论就是这一篇乐蘅军先生的小文。

    时间越长,我越觉得,《儒林外史》才是我真正喜欢的小说。竟然超过了《红楼梦》。

    -------------------------------------

    作者:乐蘅军

    儒林百态 栩栩如生

      金圣叹说梁山泊石碣受天文是《水浒》全书一大结束,一百零八个好汉 到此都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儒林外史》同样是写许多人的故事, 却显然缺少如此雄健而完整的布局,甚至在情节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统一发 展的趋势,于是它被指为是后来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那一类不成全书 的体裁之始作俑者。作如是观的,显然只把《儒林外史》当作一套汇集了许 多讽刺场面的画册看:所有的画面都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但是每一幅画却 各自经营独存。这种看法对一部完整谋篇的艺术作品来讲,未免粗疏。《儒 林外史》的人物事件,毕竟不是一网偶然打上来的鱼。它虽然缺少梁山泊的 归宿,或者大观园盛衰一类的进程,可是吴敬梓的内在是在寻求着一个统一 的过程的。因为生存的意义既然必须在一连串相关过程里完成,那么要表现 一个社会生存的普遍共相,吴敬梓不可能只描写一些各不相干的孤立情状。 他需要一个能笼罩全局的大结构。因此他的兴趣就不是只供献几幅嘲讽的漫 画或素描;漫画和素描是小情节的经营,重点在塑造人物,反映某一片断的 生活真相,但是对整体命运的表露,却是不足为用的。那么我们就试着把《儒 林外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假使我们顺着每一个角色的故事脉络去追踪寻迹,于是,在原只是一片杂杳的声影中,就逐渐呈现了一个涡漩式的结构,涡漩式结构固然不具有建 筑结构的严密,可是每一个情节仍然在朝向同一的终点运动(犹如每一水纹 都漩向中心一般);从故事说,这个终点的象征就是“南京”。每一个角色 从原来散居的地方,纷纷流向南京这个中心地,就是《儒林外史》潜伏着的 主脉动作,也就是吴敬梓所寻求和缔造的一个统一的过程。虽然文字叙述上 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个过程的形式结构,可是读者仍然能从里面隐隐感觉到, 那些人物在各自不同的情况下漂流到南京来,是被同一命运所推移的。于是, 至少在这一个大结构里,作者暂时抛开了一贯的讽刺,或者说在最后的主题 里他超越了这部作品表层的讽刺,而让读者窥视到一个群体生存的大悲剧——一批知识分子的永无休止的褴褛的流浪。

      如果把这个过程的意义再加以分解的话,还可以做两个层次来说,第一 是,从人物开始登场到各处漂荡,以及来到南京的种种,都是不折不扣的无 数重复而又重复的流浪生涯。第二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在经历若干挫败之后, 不约而同地以南京做了漂流或投诉的暂时性终点,于是南京成为某种意义的 象征。而和南京这个象征城市对比的是北京,当时京师所在。《儒林外史》 除了南京以外,因为描写各类角色的出身,曾经将场景推移到遍及南北许多 大小乡村城镇,但是却绝不实地描写北京。“京师”一词只间接提到;而当 说到“进京”,“往京师去”,或“从京师来”的时候,“京师”象征发达 和成功,同时也是一种作者避而不谈的权力象征,一个已经固结了或者说已 腐蚀了的生活样式。《儒林外史》前五分之一中大部分人物是不去南京的; 除非当他们从破陋平凡的环境里科举考中以后,他们便往北京去,像周进、 范进、荀玫、匡超人等。到最后甚至马纯上也以优行保举进京:杜慎卿则在 南京等待到少年名士的声誉酝酿成熟以后,也就奔赴北京加贡选官去了。而 相对的,慎卿堂弟少卿在家产挥尽以后,却迁居到南京来。他到南京的第一天,就结识了马纯上、蘧駪夫、景兰江,接着第二天又是季苇萧这班更典型 的浪荡江湖的名士。因此少卿人格是一回事,少卿的命运却也逃不出一个泾 渭同流。南京便是少卿在如此情况下聊以寄居的地方。对别的人讲,也都是 如此,例如萧云仙,这个少年英发的名将,半生的功业毁于谗妒,被贬到南 京来投间置散;沈琼枝以士人之女,受骗于盐商后,从扬州流落到秦淮卖艺; 王玉辉丧女亡友之余,也从徽州徬徨到秦淮河畔来了;即使原要选做翰林的 虞博士,天子说:“这虞育德年纪老了,着他去做一个闲官罢。”于是他便 从北京来到了南京。总之,南京和北京是一个对比的意义,北京是一意亢进 者的目的地。(当马纯上优贡进京以后,有人说“马纯上知进而不知退,直 是一条小小亢龙”——第四十九回)。在南京,却结集着一群曾经历过各种 失败的人,一批失去了目的的人,以及一批不知其所以而盲然追逐的人。于 是南京又不仅仅是一个北京式人生的对比象征,南京表征着比较更复杂的一 般人生上的问题。北京式的人生,吴敬梓曾经藉周进、范进和匡超人等痛快 的嘲谑过了;也曾藉荀玫、王惠(两人不是沉浮不定,就是造祸及身)彻底 的否定过了;于是他切断这一景,把北京干脆远推到不再关心的后台去。当 他转到南京这边来的时候,一方面他采用了一个普遍的眼光,广泛地取材; 一方面便经此而展示出多种生存的样式,包括他不厌其辞去讽刺的,和他自 己还在徬徨疑惑的;一些流行在一般人中间的俗世生活,和一些明哲者在追 寻着的理想生活。但无论是此抑或彼,吴敬梓都把它们系在同一根桅柱上, 让它随着传统和现实所形成的风向去漂浮。

      于是随着人物的递相赓续,开始了一种轮唱式的流浪故事。我们不妨先把前面几个属于北京的人物和一些枝节的伴奏性的角色放开不论,姑且作一 个按序的出场,那么娄玉亭和瑟亭两兄弟可以说是最先揭开了这一连串流浪 的序幕。虽然娄氏兄弟本身并没有向南京方向去,但寄身在他家门下的,如 蘧公孙、牛布衣、陈和甫、张铁臂等人,后来都浪迹到南京或芜湖沿江一带。 而且人头会以后张铁臂、权勿用贪得无厌的丑剧,使得娄氏兄弟高门贵族的 豪侠梦破碎,庇护流浪食客的那一种自尊自负受到狼狈的讽刺,从此后娄府 门虽设而常关,这一批人再也找不到如此托庇之所了。受豪门豢养的时代后 来成为一种回忆而已(蘧駪夫道:“我家娄表叔那番豪举,而今再不可得了。” 第三十四回)。虽然杜少卿的慷慨又胜于二娄,但是当季苇萧说这话的时候(同上节),少卿其实早已成了无恒产的平人,在秦淮岸边过着有出无进的生活,所以二娄“结交宾客”的时代过去以后,从蘧公孙引出的马纯上开始, 读者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士子文人孤单单地踽踽在漂泊的旅途上。即使像季苇 萧这样乖巧善谋的人,能够在穷极无聊时,入赘商家打打秋风,但是仍然不 能因此而获得生根的乡土之念;实际上他根本就脱不掉中国文人本质上的那 一种流浪命运。

      吴敬梓在许多故事里告诉我们,自从养士的古风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 而科举渗入农村社会以后,士人已经由于种种原因,被迫、或被诱,离开了 他们曾一度生根于斯土的乡国,来到一个不再有权势护佑而实际是彼此利用 和依赖的社会上漂泊流浪(这时文人已从宾客降到被雇用的地位,例如周进、 牛玉圃、余大先生的遭遇就是例证)。当知识增进以后,就和素朴简单的古 老传统生活生出龃龉来(匡超人、牛浦郎是最好的例证),而来到社会上却 又成了无用之才。再回乡村故土既不可能,于是他们便无休止的流浪漂泊, 一世纪又一世纪的。追求虚饰无用的知识的结果,是整个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这就是吴敬梓对这个科举文化提出来的最大的问题。 同时,吴敬梓不仅指出科举制度下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紊乱,他更把这流离漂泊扩大到整个生存形态上去。从季恬逸的三餐无着,到庄绍光的玄 武湖隐居等等,作者简单地概括了两个类型,一个是基本物质的严重匮乏, 一个是精神上的不得要领。先就前一种看,吴敬梓在这方面的描写兴趣是相 当浓厚的。事实上,文人挨饿是个永远的苦难。我们在开篇不久已经看到周 进吃斋的苦戏,和范进草标卖鸡的闹剧了,接着杨执中这个三人小组的骗吃 骗喝等等,我们都撇过不谈,马纯上开始被饥饿所追赶而东飘西荡;牛布衣 从范进的幕客,而娄府的幕客,娄府席散门关以后,牛布衣似乎依靠无着, 就毫无目的地流浪到芜湖一个荒庵里;病死的时候,残骸之外,只有六两买 棺木的银子,和一本徒具空名的唱和诗集,而离家一千余里之外。这幕景象 自然是流落文人最凄凉的挽歌了。再说陈和甫打卦算命,永远如影逐形一样 的,承意观色在各式各类权贵的客厅里,情况的困顿狼狈也是可知的。接着 牛浦郎又冒着牛布衣的名字,离乡背井,寄食四方,双重的托身于人,到后 来不但真的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完全失去了本来的自己,居然也就借用 着牛布衣的意识在那里生活。当然,这种景况就比牛布衣的客死,悲惨之外, 还加上讽刺。然而牛浦郎的故事并不是仅属于他个人的一个荒唐笑话而已。 牛浦郎以后,由季苇萧为首的一班浪子文人,一伙一伙地登场,包括辛东之、 金寓刘、季恬逸、萧金铉、诸葛佑、郭铁笔、金东崖等等。这一班人的共同 形象是:秀才方巾、衫履不整,以游荡为生活,没有一定的居处,而且根本 就没有行业;甚至,我们既不清楚他们来历,也不知道他们除了骗取以外究 竟怎样生活。他们像浮萍样的,忽然风向相同就聚在一起,忽然一阵乱风又 被吹散了。作者并不费文字去一一分辨他们,因此虽各有姓名,但面目是模 糊的,他们只有,也只认一顶方巾做共同的标志,只要见了方巾,就可以称 兄称友。在方巾意识下,他们结为一个大群体,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说着同 样的言语,做着同样的动作,于是在集体同化作用下,他们或结伴而行(如 牛玉圃、牛浦郎一对假祖孙,以及季苇萧一群),或孤形只影(如马纯上、 牛布衣、余大先生),艰难地,像漂鸟采食一样,流浪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大 城市之间;也像漂鸟的命运一样,没有一个地方可供长久的饱足,永远在食 尽则行的循环里生活。他们所凭藉的,既不是才智的供应,也不是真正的生 存勇气,简直只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应而已。他们既被北京的成功所拒(秀 才之伦,在科举上只能算是最不幸的和最小的成功。做不成秀才还可以去种 田,做生意,做了秀才,运气最好的是坐馆,但永远不在朝廷考虑的人才之 列),又被他们自己离弃的乡土所遗,过着逐世如转蓬的生活。魏晋时代狂 狷之士曾经自我放逐于现实世界之外,而《儒林外史》中这一群褴褛的漂泊 者,却被放逐到最赤裸无情的生存环境里来。但是我们何必只把这命运限制 在科举时代的秀才身上呢?在一个被制度所僵化的社会,和一个空谈文教、 却观念狭隘因循不进的环境,这种中层以下的知识分子永远是被牺牲的。吴 敬梓至少已经无意中(或根本就是有心的)指出:举人进士固然是糟蹋自己 人格换来,但身家性命总算保住了,唯有这些遍地流落的秀才,才是最彻底 的沉沦:既无从以道德自守,又甚至丧失了根本的吃饱肚子的能力。不幸这 种秀才又不胜其多,检视《儒林外史》全书,除了寥寥几个举人进士外,描 写秀才生涯,或与秀才差不多类层的如童生、贡生、监生、廪生之类占了八 九成,假如说《儒林外史》是一部秀才史是更切实的。换句话说,这些不能登上儒林传的秀才,便是一个社会中知识阶层的最大组成分子,也就是社会 的中等阶层(虽然在经济层面上,他们绝大多数降入了无产的贫陋),因此, 吴敬梓的全书构图已经一目了然,他早在柴霍甫前一世纪,已在关怀着这个 最苦闷无奈的人群,他认为生存的荒谬在这些人中间显出了最赤裸的面目。 因此他虽然不能不仍站在道德的立场,对他们德性上的自弃有所谴责,但是 他泄露了这一群人艰难破陋的处境,不能说不怀有某种怜悯之情的。

      当这一群纯粹如觅食之鸟的流浪文人,还在踯躅来去的时候,吴敬梓开 始写杜慎卿,以杜慎卿逐渐引出另一层次的精神上漂泊无主的景况来。慎卿 本人原是不能归类到任何一个漂泊群里的,他在主题上是一个过渡人物。作 者写他似乎是在转换一种趣味。把季苇萧和萧金铉等那一群太荒唐鄙吝不堪 的场景结束,而过渡到杜少卿的磊落境界上来;因为一部《儒林外史》的整 个意念并不只在浮世绘而已。而同时慎卿本人也有若干潜意识是值得讨论 的。譬如作者一直把慎卿浸染在“自我爱恋”的情绪中(慎卿举手投足莫不 属此,而最嘲谑不过的,是雨花台夕阳中顾影徘徊的一景),照说像他这样 矜贵自怜,应该及早丢开季苇萧那一班糟烂的朋友,超然高立的;但他在南 京却终日和他们盘桓,甚至与季苇萧气味相投起来,结果便正落在他讥刺萧 金铉的那句“雅的这样俗”的讽言里。以他轻世傲俗的才情,却也投顺着当 朝的权威,例如他说方孝孺朝服斩于市不为冤枉这种含混是非的话,不免叫 人疑惑慎卿骨子里面究竟是不是真有一个生存的原则?慎卿算得上是绝顶聪 明的人了,可是他终于自误于歧途;神乐观会来霞士的一幕,就是慎卿后来 也会去优贡选官的预言,而做官在作者的价值系统里是没有可信地位的。吴 敬梓认为一个人刻意做官,不仅是放弃一己的操守,向现成的利益投降,并 且是放弃生存意义的追求,而自堕于已经论定的模式中(因此角色一旦做了 官,作者就停止对他的传述)。但慎卿终于进京做官,那么他忍受来道人的 恶丑,也就成了一个妙喻,而不足为怪的了。杜慎卿这种徘徊于两者之中的 居间性质,对他自己来说,倒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因为他永远在自我修饰的 优越心理中生活,以致于总不去逼近地揭开这一层外幕,让他自己去正视内 里的矛盾虚假。于是,就是像罗亭那样太晚来的悔痛也是绝不可能的了。

      而这种居间性质,却在另外几个人物的精神上留下比较深刻的冲突痕迹。他们大多是被播弄在两个价值世界里,一个是既有的传统价值体系,一 个是个人良知的价值观。因为这几个角色比较带有反省的气质,当两者发生 冲突而必须有所选择的时候,就有了《儒林外史》里难得有的人物的心理过 程。换言之,有了心理过程,于是才展现了人物精神上的失主和失调。像王 惠、马纯上、庄绍光、王玉辉、余大先生等,可以算是其中最显著的例证人 物了。王惠本来是跟荀玫甚至匡超人等同型类的,他接受官场上现成的一切 作法;但是归降宁王的罪祸,使他在现实生活上不得不抛掉旧有的一切,逃 匿江湖(陈和甫替他扶乩已预言:大江烟浪杳无踪)。在这形体的流浪中, 精神当然有无限痛悔,不过这起始的痛悔,只是对降顺的事而言(扶乩辞说 “一盏醇醪心痛”,王惠投降时,宁王曾赐酒一杯。)还不是整个思想和心 理的转变。直等到第三十八回,郭孝子出现,从他的故事,我们看到王惠的 最后面目,那才是一个经过挣扎而彻底痛悔的人;但却是一种可怕的悔恨。 王惠对数十年来万里寻亲的儿子(即郭孝子,这时已“花白胡子”了)说: “我是没有儿子的”,终于到死都闭门不见。他以弃绝伦理做个人的赎罪, 无宁是太偏妄了。庄子说“无入而藏,无出而阳”(达生篇语),如此,则王惠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精神安居。王玉辉的悔恨却不同于这样。一方面他没 有采取前者那种艰难晦黯的方式,开始的时候,王玉辉执意赞同女儿做那“青 史上留名的事”,让她在丈夫死后活活饿死殉节。王玉辉那一种斯芬克斯(Sphinx)式的冷静,的确令人震惊;可是贞节牌坊竖完了以后,死人荣誉 的荒谬,和活人情感的痛切,终于榨出了他一丝半点的被礼教所枯涸的人性 来。我们看到他流出了眼泪,一个平常人悔恨时应有的眼泪。这眼泪虽然没 有使他的心灵完全复苏,但至少我们总算看到了“痛苦”;这痛苦是几世纪 以来,在错误道德重荷下,所透出的一声哽咽。而另外一方面,王玉辉的悔 恨又比王惠要复杂的多,王惠不过是是非分明的个人取舍的问题,但王玉辉 却负担着对传统道德的信念面临考验的问题。王玉辉一切举动都是从一个概 念里演绎出来的(他毕生致力写三本书,字书、乡约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 礼书),例如要女儿殉节,就是那最戏剧化的道德箴言“饿死事小,失节事 大”的不折不扣的实验。吴敬梓对传统道德最大的一个疑问是:当它(传统 道德)中间的某些只萎缩成了形式的训条以后,它对我们的生存内容,究竟 会腐蚀到如何程度?但是这种经过几世纪堆砌成的信念,在王玉辉心里,却 不太容易动摇的。女儿牺牲了以后,痛悔未消,他看到苏州妇人公然抛头露 面地游船寻乐,又不自禁地泛起了“道德”的愤懑。事实是,像王玉辉这样 的读书人,可以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既然不能向实际的生活学习,只有 仍旧把握住那一部自古及今的经典不放手。唯一还存有一线希望的是,他终 于曾逸出旧有的规范徬徨过一阵子(假使一个人物从来无需徬徨,那必定不 会使人满足的,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就充满了徬徨之苦;唯其如此,我们才 会觉得他跟我们一起生活着)——只要人的心还有一部分在呼吸着,它就是 脆弱的,它不能被一种制度永远撑持在那里,而不想逃脱掉。

      和前两人相比,庄绍光又不同。他在全书中被作者划归在智者一小群中;大致来说,他已经超脱了如王惠、王玉辉对形式的追求。作者竭力强调他那 一种超世遗俗的风格,而他的优雅从容也似乎给了我们某种信心。可是庄绍 光终于还是逃不掉一个知识分子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终久要遭遇上的问 题,就是出与处,为与不为的困扰。庄绍光固然绝不屑像王惠之流夤缘以求, 但是天子弓旌招贤,以礼乐教养垂问,做为一个知识分子就不能像山野之人 一样的掉头不顾而去。对于文化制度的关心,是知识分子不贷之职。于是庄 绍光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选择:究竟是保全素志?还是奋力行道?在这种难题 下,作者吴敬梓忽然做了一个很意外的解决:当庄绍光正要向天子奏对的顷 刻,忽然头顶心一点难忍的疼痛,竟使他当时答不出话来。回来除下头巾, 发现里面一个蝎子,他笑说:“藏仓小人,原来就是此物,看来我道不行了。” 第二天自己又揲了一个蓍,得“天光遯”,于是此后庄绍光主意便定,一心 恳赐还山。这显然是一个避重就轻或者有意晦涩的描写,以西方小说的观点 看,可能是难以接受的。而反过来,这种遁入神话的技巧,却是中国小说里 穷而后通的常法,它把艰苦的人事挣扎化成一个含糊隐约的神谕。在艺术上 的得失,或许是张力的削弱,而也可能是表现了暗示的简洁。总之,庄绍光 在表面上做了一个不选择的选择。但对作者来说,庄绍光的事件并没有就此 平息。不久,在归途上,他由一对老夫妇的暴死和“走尸”(僵尸)的恐怖 景象自悔说:“吉凶悔吝生乎动”,京师应诏还是由于“到底是义理不深”。 作者在这里让他去自讽了一番。然而庄绍光悬崖勒马,问题的症结还不在这 里。天子赐他玄武湖隐居,他们夫妇搬到湖中大洲上住,“门口系了一只船,要往那边,在湖里渡了过去;若把这船收过,那边飞也飞不过来。”从此坐 拥山水,果然是世外高人。但是有一天,这个封闭式的宁静还是被扰乱了。 逮捕倾慕绍光高名而来的虞信侯的官兵,千枚火把,把花园团团围住。世网 是难逃而且不可逃的。即使是优越的心智,也仍旧要被牵回到人类普遍生存 的环境里来。因此吴敬梓不以为庄绍光的高蹈便解决了问题。和庄绍光君子 之悔相对的,是余大先生的暧昧。余大先生和余二先生洁身自爱的行止,在 五河县的势利薰心之中宛如云隙中一片蔚蓝的天光,但是在无为州关说人命 的事,固然是白璧之瑕,在南京向迟衡山、杜少卿请教郭璞风水,也还有几 分犹疑。余大先生有知识分子向善的良知,但是现实问题的驱迫(例如需钱 葬母),向传统权威的惯性服从,诸如此类,尤其是书生性格的缺乏独立特 行的见识,也终将使一个人迷途。只是余大先生是一个暧昧的人物,他内心 里,究竟有过怎样的迷惑和忏悔,作者完全用浮云掩月的方式交待过去。

      吴敬梓藉上面这几个人物,在《儒林外史》里构造一个可怀疑的世界, 以对既存的价值观提出种种质疑。然后吴敬梓又撇开这一群人,作了一个完 全不同的假设,就是:在这一班士子的徬徨无主之外,仍旧有某种确定的价 值或信念,可以永恒规范人生是不是可能的?这层意思吴敬梓用祭泰伯祠一 事作最高象征来描述。为了泰伯祠,作者特别引出虞育德这个角色。并且把 虞育德塑造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完美典型,他除了具有农村型的朴实敦厚的 天性以外,并且笃学而励行。他的降生也有一个小神话的预言,他父母祷于 文昌求子;文昌君赐了一个字条是“君子以果行育德。”他确实是一个果行 育德之士,他有比一般士人刚强得多的道德意志;因为这个缘故,也就很幸 运地在他个人的世界里建立了一个稳固的信念,就是他不懈地理智地抱持着 古典的理想,永远努力实践古人的完美品德。主持泰伯祠的祭祀,应该就是 虞育德这一种精神事业的最高象征了。吴敬梓要把一个知识分子高尚而庄严 的心灵,投像在古典的仪式上。他似乎要藉恢复古老的礼乐制度,来回忆往 昔的楷模,和对于古典文化的信念(仪式是信仰和崇拜的表征)。据说泰伯 祠的祭祀,当时非常成功;而虞育德也成为一个雕塑型的纪念性人物,他完 善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个刻面上。他整个人格的表现,是一个妥妥帖帖的完成 式(请注意他一大半故事都是追述的),无论是庄绍光或王玉辉式的疑虑都 不能来扭曲他的形象。但是,这个事业是否真能永恒呢?祭泰伯这一仪式, 事实上并没有信仰的热情,而只是理智的瞻顾——泰伯避太王传位而逃隐, 断发纹身,永居草野;迟衡山、杜少卿发起建祠的意思,不过是藉此颂扬隐 退的高志以自白罢了。——吴敬梓不厌其详的条述祭祀的每一细节,制造了 堂皇逼真的气氛,但是在这种错觉之后,却是形式的枯燥;不错,整个祭祀 的过程只是形式的追溯,和理智的模拟,而独缺少某种生命的热情。缺少热 情的东西可能也无法长远存在,于是,虞育德本身虽然逃过了吴敬梓正面的 批判,但泰伯祠终于很快地颓坏了。王玉辉来南京的时候,他拂去灰尘才看 到当年的仪注单和执事单,乐器和祭器都锁着;全书收场的时候,最后呈现 出的泰伯祠,更纯粹是废墟的荒凉:远望大殿的屋山头倒了半边,大门倒了 一扇睡在地下,里面空无所有,槅子楼板不剩一片。唯有小孩子在门前踢球, 老妇人在丹墀挑野菜。古代的碑碣是要倾颓的;虞育德并不能藉仅仅激于义 理的善,就把往昔完美的道德世界重新建立起来。

      而这个譬喻还不够,其他方式的落空仍旧还会不断的上演。泰伯祠大祭 之后,紧接着出现了一些非常异样的画面,带着神话和传说的诡秘色彩,闪现在山野和荒边。郭孝子万里寻亲,萧云仙明月岭救难,以及青枫城的功业, 确实和前面那一班闲无所事的文士不同。吴敬梓似乎是想在接近尾声的时 候,努力再藉寓言式的想像有所振作,可是结果他还是不可避免的用了嘲讽 的手法。郭孝子精诚所至,可以克猛虎化恶人,但是却终于不能感动自己的 父亲;萧云仙文治武功,耕作教化,俨然是一个理想国的构图,结果也是海 市蜃楼。所以这两个故事和泰伯祠布景虽异,而本质相同,他们虽然努力以 理想主义自负,暂时逃过了形式的失败,结局还是一样的空洞。

      于是,在庄绍光的犹疑和虞、郭、萧等人的果行之间,又有了杜少卿的 率意而为。吴敬梓显然把少卿放在最了悟的一个层次上,如余大先生的含混, 王玉辉的迂执,对少卿是绝不可能的;他也无需像庄绍光一样在犹疑中选择。 他虽被人当糊涂少爷去欺骗,被人当败类去嘲骂,可是他了然无碍于心。千 金散去,认为是快意豪举,河房蜗居,也不悔典当度日,而这一切并不仅仅 说明少卿具有倜傥不群的个性而已。少卿在豪杰的慷慨之外又复别具内涵。 他对古典文化深具敬爱(例如捐助泰伯祠最慷慨),但谈起古人却另有见解(如说诗经);他既然能够痛斥风水的愚妄,当然也能明白王胡子黄大这流 人的狡诈贪婪,可是他终于还是以赤子之心去包容施舍;对于求助于己的(像 鲍廷玺、郭孝子等),他怀着古代的道义精神;对先祖的怀念,流露着高尚 的家族情感。总之,杜少卿具有一个古典而同时又浪漫的精神人格。另一方 面,他和庄绍光一样,以辞官为高,然而却从来没有兴起过做岩穴之士、高 蹈深隐的念头——假如他真羡慕过像庄绍光那样的玄武湖生活,他大可以早 早买山而居的。娄敬亭临终劝他趁家业未尽之前,到南京去做些事业,但是 在南京却是高兴起来就夫妇去游游山,或者交结自虞育德、迟衡山、以至季 苇萧这些不等的人。“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少卿似乎在追求着这一种 境界。他不关心世俗的利害,但对生存的利害,应该是极透彻的,所以他虽 然对虞育德极为钦敬,却从来不加以模仿;他似乎不打算建立任何固定的成 败利钝的价值观。他只抱着“以无厚入有间”的态度,在艰苦的生存中争取 一分从容;因此家产挥尽,对他不是丧失什么,而是让他充分自由地,以不 分町畦的身分投到广大的生活场中来。而,尤其超乎这一切意义之上的,是 少卿具有《儒林外史》里其他人物所从来没有表现过的一种品质,就是一种 纯洁而诚挚的情感的品质。像季苇萧、萧金铉那种没心肠不去提它,匡超人、 牛浦郎是极端私己的自爱;杜慎卿、庄绍光也不免自好自爱;郭孝子对父亲 的苦孝,余二先生对余大先生的手足卫护,可以说是天伦之音,但总让人感 到基于天职的成分甚于感情。唯有少卿不然,他对祖父、父亲怀念的敬爱, 常常被人利用为骗取好处的进口,他对忠仆故旧的诚挚之爱,使他超越了贵 贱尊卑的形式;他对妻子的知己情爱,使他遗礼弃俗,纯纯然如天真童子。 当他面对恶人恶事时,他毫不犹疑地立刻报以愤激,当他目睹悲苦,他不自 禁地攘臂而起。他的情感永远像溢满的泉水一样的湓涌。在《儒林外史》这 样一本书里,而描绘了少卿这样的人,真正是可惊异的事。像季苇萧以至于 庄绍光等固然不足以窥少卿情感的堂奥,而尤其具有反省意谓的是,以少卿 这样情感品质的人物,和作者有意塑造完美的虞育德比较,就产生了一个相 当重大的意义:假使我们说虞育德归结还是一个失败的角色的话,那么,他 缺少的正是少卿的这份天禀。虞育德的善和少卿的善并不在一个天地中。我 们不妨把虞育德水中救人的善行和少卿种种冲动的豪举比较,前者是理性的 道德理想主义,后者则纯然是浪漫的精神。无疑的,理性的善行是可尊敬的,但不一定能把握存在的本质,我们或许能肯定地说,作者似正企图以少卿这 样角色把人类从虞育德那冷静的纯然知性的宇宙里交换出来,因为由生命来 表现的美德,不是雕刻在坚硬的石碑上的,而是在温暖的蠕蠕而动的心田上 呵养出来的。少卿差不多是作者赋予了最丰富的人性的角色了。他被保有了 完整性,因而没有前后牴触的自讽举动。然而尽管如此,少卿不自讽,而人 生却酸苦地讽刺了少卿,秦淮卖文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后来竟至于追随虞博 士漂流寄生去了——形式上和季苇萧简直没有差别。则不后悔又何如?他对 余大先生说山水朋友和天伦自足的快乐,虽然不会是遁辞,但是和浮士德最 后颂赞生命的那一种衷心的欢悦,相差实在太远了。像他这样本性原是极慷 慨自负的人,虽然始终不违初衷,行其所愿行,可是整个生存过程的空虚, 他应该有某种无从言说的痛苦。而且从社会的生存看,少卿也不免还是个浮 游分子,他仍然反映了一个失去重力的世界,一个只有属于个人的哲学并不 足以维系普遍生存的空虚时代。

      除非比少卿心灵更素朴的人物可以心安理得,生存无憾,像蘧太守和蘧 景玉父子,薄田敝庐、唱曲吟诗可以消遣;像鲍文卿守己行仁,一片朴实的 恻隐,但不久作者就让蘧公孙代替了景玉父子,以鲍廷玺代替了鲍文卿。往 昔纯朴自足的理想已经结束(蘧太守、蘧景玉、鲍文卿的死,在书中特别被 提到,尤其蘧景玉英年早逝,应该不无意义。)至于书末最后四个市井奇人, 也不过聊以寄意而已。

      总结之下,《儒林外史》差不多展现了中国文士社会的传统生活全貌,这里面虽然有许多结构上的层次,但都重叠在一个基点上,就是所有的生命 都被投到“无用”的和“废置”的情境;只是被生活的浪潮无意义地追逐着。 这个“无用”和“废置”的痛感被吴敬梓用闪避的和哑口不说的方法掩饰过——全书实在缺少充分的心理呈现和内在自白——他让他的人物只有客厅式的谈话,而绝不曾出现角色的内在互诉或自诉。但这只能算是吴敬梓一半的 过失。中国传统的生活态度本来就是这样的。而且这外表的闪避和含糊,其 实也某种程度地反映着内在。柴霍甫笔下的“多余的人”会在一番挣扎之后 自裁(例如伊凡诺夫、和海鸥里的特里波夫),可是《儒林外史》人物却无 止境地在忍受丧失信念,被废置、和流浪度日的生涯;既不断然反抗现实, 也不完全弃绝现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物并没有足够的道德意 识,来从事严肃的选择;而另一部分则遁入儒家的容忍,和道家的逍遥这两 条现有的路子上来。但无论如何,这并不表示个人对生存意义的寻求已得到 了真切的答案。事实上,吴敬梓已经做了这样的结论:“风流云散、贤豪才 色总成空”(五十四回收场诗)、“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末 回终场诗)。也许我们可以说,《儒林外史》是中国最彻底的一部描绘知识 分子虚无思想的作品。

      (选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1979 年版)

  • 范进的大虾元子和马二先生的酥饼

    作者:Y小姐 发布时间:2010-04-23 15:23:06

           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读来,提起儒林外史,最先想到的却都是范进守制时的乔张作势,以及他迫不及待夹起的那一粒大虾元子。

        窃以为,范进夹大虾元子的动作,完全可以成为本书一切故事的缩略图:做张做致,奉礼守法处几乎骗过众人,无奈作者妙笔一转,卖出个破绽:大虾元子,人家还是要吃的;大官,人家还是要做的。

        满口子曰诗云举业文章,究竟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唯提到名利二字,眼睛也亮了,口水也流出来了,礼义廉耻统统不要了——当然,虽然当了婊子,牌坊一定要立起来:毕竟立牌坊是当好婊子的必要条件。

        吴敬梓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几乎“骗过众人”,不到紧要关头,一点破绽也不露,引得你以为进了桃花源,却猛然飞来一笔,告诉你这里头其实无聊又龌龊。

        特别是娄家二公子一段,一开头写来真真风流韵事,二公子固然是人才,杨贡生虽然有些倒三不着两,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显见着又是一次三顾茅庐,写张铁臂也是豪爽好汉行径,谁想到头来不过一群呆子市侩之徒,非特蘧公子觉得没趣,我们看了,也有一种被骗的气愤。

        至若蘧公子年少轻狂一场,最终也是苦苦举业;匡超人孝感动天,最终变成忘恩负义之徒;鲍长卿忠厚好人,却以鲍廷璽之龌龊收尾。骗过众人,却也值得众人一哭。

        如何道貌岸然家风纯朴,遇到大虾丸子,不免还是要把筷子伸得又急又长。

        

        书中的风流人物,似乎公认非杜少卿莫属。少卿兴许有些像作者本人(好玩的是,杜慎卿倒有些像作者的死对头袁枚),因此书里的描写有种迟疑自矜之感。至于文人盛会之类的韵事,写得实在不高明,像《海上花列传》里头齐韵叟办的那场PARTY,拿肉麻当有趣。杜少卿当然好,却不讨我喜欢。

        真正让人感慨不已的,还是迂夫子马纯上马二先生。“马二先生心好”,虽然读的都是举业文章,人也有些呆呆的,却仍不失赤子之心,慈悲得一塌糊涂,恩人要帮,陌生人要帮,骗了他的人,能帮的也还是要帮。

        最喜欢马二先生游西湖一段,这样一个高大壮汉在人堆里撞来撞去,满眼是熟肉铺子糕点店,自己穷,只好吃酥饼,也是津津有味,吃了个饱。明明说女人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却望见三个女人下船换衣服,连换的什么花色也看得清清楚楚。西湖在他眼里当然不是文人雅士那么“浓妆淡抹总相宜”,却实实在在,一派市井繁华,读来不觉得可厌,只觉得可亲。无怪乎马二先生面对景兰江之流坦坦荡荡,原来是眼里心里有这么美好的人世。

        可惜这一番游玩,却让他认识了匡超人。

        好心不得好报,其实算不得什么,让人绝望的的是好心却种下恶果。匡超人当初必定伶俐纯朴,最终却也不过如此。

        那么我们批判什么?是科举让珍珠变成了死鱼眼睛,还是知识让水晶化为石块?

        可是没有科举,没有知识,还是有匡超人。

        说到底,也许还是欲望。

        也许还是让范进欲罢不能的那一枚大虾元子。

        

  • 读后杂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15 23:04:59

    《儒林外史》是一本挺难读的小说。初中的时候课本里范进中举一篇,我极不喜欢,连带着对全书也没啥好感。(当年我还不喜欢围城,不喜欢三重门,所以我应该是不喜欢刻薄和故作刻薄的小说)前两年要考试,背小说史的时候找来读,被流水般的人物弄得晕头转向,这个公子那个公子,这个先生那个先生的,当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没什么核心剧情,看了十几回就弃了。

    这次又捡起来看,也常常不能一次性集中注意力看超过三回。眼睛一滑,就跑神儿了。看了一个多月,终于死撑着看完了。(以我日常读小说的速度,区区五十六回居然看了一个多月,可见真是很难进入!)

    看完了以后很激动,昨晚跟丁老板谈到半夜。决定写点感想:

    1、结构

    《儒林》最让我觉得神妙的是结构。

    背小说史的时候永远会背到鲁迅对《儒林外史》的经典概括“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说它虽然是一个长篇小说,却是由一个一个人物引出各自的故事,再勾连在一起,人在事在,人走事去,就好像一堆短篇小说大集合,因此也得了一个“结构松散”的评价。(这结构与《水浒传》颇类似。)《儒林》绝对是一个精心结构的大长篇。最表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前十几回出场的人物,在三十多回、四十多回以及到五十多回的时候,总会被反复提及。马二先生、匡超人、娄公子、张铁臂、蘧公孙、牛布衣……等等人物,一直到最后,都还被人提及,作为读者的我都忘了,作者没忘,时不时拉出来遛个弯儿,更不用说作为最核心正面角色的杜少卿虞博士一类了。(莫名想起了《日瓦戈医生》,那里面的主要人物也纷纷在不同章节、不同场合重复地“偶遇”。)

    次第出场的人物们,达到一定数量和阶段的时候,就会集体汇集一次。不论真假,“名士们”有几次聚会,一次是莺脰湖聚会,一次是西湖诗会,还有就是以南京杜少卿为核心的人物集合,高潮是那次热热闹闹的祭泰伯祠。在那之后,便渐渐走向收尾。杜少卿的出场也早在鲍文卿做主线人物的时候伏下了,而杜少卿的故事过后,虽然又进入了不同主线人物引出不同剧情的模式,但每条分线多多少少都与南京、与杜家有些瓜葛,剧情不论绕到四川还是绕到贵州,绕到京城,最终都绕回了南京。南京,在书里应该是有象征意义的。

    看前二十几回的时候我在想,这书这样写下去,没完没了,要怎么收尾呢?看到后来摊子越铺越大,愈发觉得要收尾很困难。到了第四十八回,苗头出现了—— 南京之后的分线人物们往往会跟杜少卿有点儿瓜葛,有亲戚、有朋友、有朋友的朋友,最终杜少卿等人总会再小小地出一次场。 这一回写女儿殉了夫的王玉辉来南京访杜少卿那一批名士,结果却是“那知因虞博士选在浙江做官,杜少卿寻他去了;庄征君到故乡去修祖坟;迟衡山、武正字都到远处做官去了,一个也遇不着”,遇见一位邓质夫说:“小侄也恨的来迟了。当年南京有虞博士在这里,名坛鼎盛,那泰伯祠大祭的事,天下皆闻。自从虞博士去了,这些贤人君子,风流云散。小侄去年来,曾会着杜少卿先生,又因少卿先生在元武湖拜过庄征君。而今都不在家了。”——“风流云散”啊,要点出的就是这个词。后来他们去看泰伯祠,门也锁了,灰也落了,于是我明白,这是准备要收场了。之前觉得挺困难的大摊子,就这么从侧面轻轻巧巧地开始收了。

    之后又一笔宕开,嘲讽了一通高翰林,花了几回篇幅讲了个豪杰凤四的故事,到了第五十四回,又是一收——出来个混不吝的人物陈思阮,陈和甫的儿子。他是个测字先生,天天住在家里和老丈人吵架。吵架这一段极精彩,中有一段,陈思阮反驳老丈人骂他混账:“老爹,我也没有什么混账处。我又不吃酒,又不赌钱,又不嫖老婆。每日在测字的桌子上还拿着一本诗念,有什么混账处?”这念诗是一伏笔,稀里糊涂话赶话的,这陈思阮就去剃了头当了和尚,真就每日坐在南京文德桥边念诗。遇上丁言志,见他看书,便说这书:“是莺脰湖唱和的诗。当年胡三公子约了赵雪斋、景兰江、杨执中先生、匡超人、马纯上一班大名士,大会莺脰湖,分韵作诗。我还切记得赵雪斋先生是分的八齐’。你看这起句:’湖如莺脰夕阳低。’只消这一句,便将题目点出,以下就句句贴切,移不到别处宴会的题目上去了。” 陈思阮不同意,说莺脰湖是娄三、娄四公子为主人,参与者有他父亲,也并不是赵雪斋、景兰江那一场,也并不曾作诗,赵雪斋这些事,是西湖会的事。二人争论不休,还动了手,最后陈和尚还骨碌骨碌从桥上滚了下去。

    这一番争论我也看得糊涂,连忙回去翻前面,才知陈和尚的父亲“陈山人和甫”,确实曾经出现在莺脰湖聚会的名单中,丁言志记错了,可能刻书的也记错了,读者我也记不得了,陈和尚倒是对的。——我觉得这是极精彩而真切的一笔,普通情况下要回应前文,总是能记得明白的。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时间过去许久了,人物来了又散,有过的事情,流传开去,慢慢地便错了、混了,也就湮灭了,该收尾了。

    并且,这一番回忆,这一番有些抒情感的内容,却是在很不体面的两个人打架中,以很不体面的骨碌碌滚下桥去的方式结束了。吴敬梓真是冷静,收得住。

    于是下一回开篇,吴敬梓便正面直接写道:“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此时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花坛酒社,都没有那些才俊之人;礼乐文章,就不见那些贤人讲究。论出处,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论豪侠,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见萧索。凭你有李杜的文章,颜曾的品行,却是也没有一个人来问你。”

    这时泰伯祠也倒了半边,破败不堪。那样的盛事和理想,终究也成一片无意义的废墟。“市井奇人”之一的盖宽和邻居老爹站在雨花台上,“望着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往来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那一轮红日,沉沉的傍着山头下去了。”——这是《儒林外史》中少有的不那么冷峻而抒情感比较强的地方。

    王冕为“楔子”,市井奇人为“余韵”,中间一阵热闹而终归于沉寂,这种呼应一定是精心构造的。

    2、时间

    我没有精确统计过书里的时间线,但能觉得书中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时间感:许多人物在这一章出场时尚是个小孩,过几章便成了大人,后来就老了,也有出场是青年,过几章便到了老年。在几句话之间,特别不经意的时候,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就过去了,以至于开篇到结尾,隔了大概有三代人。这种日常生活琐碎间默默的、不动声色的时间流逝感,在意识到的时候往往让人一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潜在的“抒情性”,一种悲哀。

    由于没有更精细地读,无法举例说明这种感觉。

    3、生存方式

    文人们都漂泊着。除了慎卿少卿娄三娄四这样有些家产的,大部分文人都没有什么固定资产,他们或依附于朋友,或游走于门户之间,或者去人家家中坐馆,或入赘于某家,奔来走去,少有安定时候。记得看到蘧公孙、季苇萧娶妻时,我很是惊讶,觉得为何会如此随意——这种随意并非以现代爱情观看起来的那种父母之命的随意,而是即使“成了家”,也丝毫没有“家”的根基感,丝毫没有一个“可归之地”。钱嘛,也是到手就没,一年到头也没个积蓄,互相借来借去,给来给去。这似乎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少卿这样有家产的,最终也是漂泊南京,最后寻虞博士去了。以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想来,总觉得不可思议。如今正常的生活轨道是步步前进的,总觉得积蓄会越来越多,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儒林》里所展现的那种一整个阶层的人,全部的人生的漂泊无依,读起来总让人觉得苍凉而惶恐。

    当然还有社会方方面面是如何运作的,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地位,涉及官场、儒林、商户,从大城市到小县城再到乡村,极为真切而完整的图景。吴敬梓对生活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真是令人惊叹。

    前几日见太傅时说起《儒林》,太傅说有一位台湾大学的学者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很好,核心点是“漂泊”,我一听觉得很中,要去搞来看看。

    该文全文在此,写得极为到位,我表示非常非常赞同:《世纪的漂泊者——论儒林外史群像》

    http://read.workercn.cn/Ebooks/T01/200612251715413293/yuedu13.html

    4、讽刺

    其刻画众生相的水平也确实堪称神妙,一切由人物、故事本身自己说话,作者不置一辞,到了最后五河县才忍不住出来吐了几句槽。众多场面,让人拍案叫绝,不再多言。许多人、许多事,如今看来,也仍能纷纷中枪倒地。

    范进中举一回确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吴敬梓到底能有多刻薄。虽然后头娄三娄四见杨执中,西湖名士聚会以及高翰林谈论科举心得等等等等也都刻薄得能让人笑出声来,但范进中举这一回,真是让我有——本以为这一句已经是刻薄的极限了,没想到下一句他就又突破下限了的感脚……内心深处默默同情着这些被写的人。

    杜慎卿暴露出自己爱好男风,被季苇萧耍的那一段,之前在别的文章里见到提起过,总说是嘲讽了杜慎卿虚伪的嘴脸。自己读来,倒不怎么觉得,嘲讽是有点儿的,却也是个玩笑。我看到这里总怀疑这以后杜怎么也得和季绝交了呀,结果二人见面,却颇不忌讳地谈起此事,杜慎卿也说这个玩笑开得不错,虽然被坑了,但也觉得有趣。后来二人也常和其他朋友提起此玩笑。杜慎卿是朵奇葩,在这件事上也还是有趣为主吧,也比前面出场的其他人都要“高”。我还挺喜欢他的。

    还是想说一下周进,第一个出场的被嘲讽者。他走进贡院,号啕大哭,撞在板上的那一幕,真是激起了我心里一种由衷的难过,以至于去年读到时,差点也跟着哭出来。这一幕也让我觉得,吴敬梓是刻薄、是嘲讽,是极尽挖苦之能事,但也终究带着同情和悯人之心。

    5、食物

    没有什么像红楼梦里茄鲞啊荷叶小莲蓬汤啊那样精致可人的食物,但总也能让人留下印象。我的盆友周老板告诉我,她小时候读完儒林外史,别的不记得,单单记得马二先生吃的那一碗煨得烂熟的猪肉。马二先生游西湖那一段,两三页篇幅,吃了六、七回,也是这细节,让我觉得马二先生是个可爱的人。

    6、钱

    还有一件事儿我很想弄清楚,就是书里面钱的用法。到底多少钱能办什么事儿,多少钱能支持怎样的生活——又懒得去统计,有木有现成的论文呀?

    还想找一些考据类的文章来读,看看儒林外史和吴敬梓本人生活的联系,人物的原型什么的,应该也很有趣。

    另外,杜少卿虽也是奇人怪人,但略显玛丽苏,以至于他刚出场的时候我很不习惯,停了一阵子才继续下去。

    又,郭孝子、萧云仙以及后来那一段打仗,乱入了水浒传和西游记,凤四那一段,乱入了黄衫客。吴敬梓多面手呀。

    就写这么多吧。只读了一遍,贪快,还不是很细,写的感想也大都懒得去翻原文找证据,也懒得细写了。等以后再读,肯定还会修正旧想法,产生新想法的。

  • 恶搞《世说》,呜呼哀哉——《儒林外史》

    作者:icancu 发布时间:2007-08-24 03:08:53

    恶搞《世说》,呜呼哀哉!

    ——《儒林外史》

    无论是松散和结构或是人物的摹写,只要把《儒林外史》与《世说新语》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看清这部小说。倒没想讥讽吴敬梓画虎不成,就算只像条狗,这狗也很有点意思。 落魄文人好发劳骚以排谴寂寥,这部被冠以“讽刺小说巅峰”之称的小说不乏犀词利语,但很多时候我读到的是一个自嘲的作者,一个“半生落魄已成翁”的文人。《儒》写广博是为讥讽名士之风而使绝之,意图和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都是一致的。作者的嘲讽里有同情,讥笑中有辛酸,他似乎喜欢对庄重场面大加戏谑,如第十回里恶搞蘧公孙婚礼,鼠飞狗跳好不热闹,暴露出的是他对定名世界的不信任,搞笑打浑倒能暂时驱散无时不生的幻灭感。

    “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云,水流花谢知何处。”开篇词也就一般,老生常谈,但接下来一句话却一语道破作者的端底:“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这话一下子把作者从中国小说渔樵流派里纠了出来,不同于古代小说家惯用的置身事外的叙事角度,吴敬梓倒更像维摩,置身红尘示青白眼,烦恼即涅槃。

    中国古代的东西无论好坏,总可归于某个传统,不说源流正变,好歹是其来有自的。初起的萌动,鼎盛时的辉煌,式微后的落莫,拿捏得到位了都能成就伟大的作品。《世语》、《世说》和《儒林外史》正映合了“名士文学”传统中这三步变迁。

    《世说》体现时代风尚前人已多著述,无庸赘言。有趣的是这个大的“事态”中的特殊人性,使其整个文化传统中独树一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魏六朝的时代是不定的,动荡的,社会上充满了壮盛的气息,没有一定的类型,一定的标格。一切的人都是自由地发展。到处都是真性底流圳,所以在叙述方面,容易有较好的成就。朱东润先生就说,“唐宋以后的人物,见于传叙文学的,几乎都有一定的标格,但是汉魏六朝充满了这许多不入格的人物:帝王不像帝王,文臣不像文臣,乃至儿子不像儿子,女人不像女人。李德裕说过:‘好驴马不入行。’一切入格的人物,常常使人感觉到平凡和委琐。相反地每一个不入格的人物,都充满了一种独来独往的精神。” 这也便是为何后世笔记小说尽仿《世说》笔调而终不能至的原因,它是中古士族文学的产物。魏晋不住,《世说》不复。

    这部作品大概从虞博士出现劈作两半,前半部分讽刺,后半部分励志。

    前半部分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最黑,只有更黑。娄公子方杨执中,是“夜雪访戴”的翻版;扫眉“才子”鲁小姐非但毫无无林下之风,更不沾一分咏絮风调,倒是宝玉所讥的“禄蠹”;游莺脰湖大会欲附庸兰亭集会之风雅,倒更像电影《刘三姐》里一帮被地主老财请去刁难刘三姐的酸朽文人。“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这哪里是“一时胜名”,分明是群魔乱舞。最最可笑的是这些当时不知所以的聚会,却被后世尊拟为“七贤”,成为艳羡追慕的对象。为嵇阮一大哭!

    魏晋风流有其标志产物,琴、棋、书、画、诗、酒、药,到了《儒林》,赋诗靠抄袭,集会似狎妓,求仙成骗局,“雅得这样俗”。很多东西都会在流传中变味,就像水流一般,源头再清澈下流仍不免浑浊。第十八回众名士西湖宴集,学晋人阮修备“杖头资”,倒也颇有意趣,再一径读下来,先是园主识得胡三爷的悭吝不肯借园,再是购物三人厚颜还钱占人便宜,真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世说》所记多英雄名士,“是大英雄乃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然而《后汉书》里范晔已称时人“刻情修容”,骆玉明老师是这么解释的:“用心地有意识地雕塑、塑造自己的精神面貌,使自己呈现出一种很特殊的风格。有时候名士的行为挺怪的,用古人的说法来说呢就是有点矫激,就是过激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样标榜自己跟别人完全不一样。”其实魏晋时代的名士风流也是从东汉人身上学来的,居丧不哭兄弟盗酒什么的都有前例可援。只是魏晋人有真气,学来就像,这叫“假都假得很真”;而明清以后就不大行了,因为没有了家族荫茵这等美事,文人大多出于寒门,只有一腔真气却处处为现实掣肘,“真都真得很假”,第十二回记娄公主等一撮文士为张铁臂所骗,自以为侠义,孰不知一颗猪头骗了一伙人头。千古文人侠客梦,南柯一梦!擅长“意淫”的文人,莫不喜欢想入非非,在想象世界中成为锄强扶弱的豪侠,仗义疏财,岂知实则却为奸人所用,家财一倾。当梦想照进现实,有多少人可以像杜少卿一样无怨无悔,最后往往像匤超人那样沦落为恶,理想主义与怀疑主义从来仅一纸之隔。孙登评价嵇康,“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对于这个世界,嵇康过于好了,清净人早谢于浊世,实乃上天眷顾。然而后世所谓名世,才识皆寡,不更难乎?

    魏晋时是出生士族者风流俶傥,出生寒门者清峻梗概;明清时则出生士族者痴顽枉废,出于寒门者疲软愚狂。

    后半部分气象大有改观,作者给读者希望实则是让自己心存念想。一路跌宕,悬着心看到后来,沈琼枝总算不负扫眉才子之名,使我稍感快意。第四十六回的集会虽嫌简促,但也总算用茶烟替去了脂香,有些风味了。书中虞博士算圣人的话,庄征君该算亚圣,前者“无学博气,无进士气”实在让人感佩,但我却更喜欢庄先生,不自诩隐士而澹定自适,携夫人稳居御赐玄武湖心小墅,优游度日,真个是活神仙!

    魏晋以后名士为何不再?第十三回马二先生倒算道出了其中原由:春秋以德行举业,战国以游说举业,汉人以孝贤举业,唐以诗赋宋以理学,其后用文章举世,本来也算是一种举业方式,何以荼毒人心一至于此?“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关键原因便在于孔之之道不行,孔乐不复久矣!

    如何复兴礼乐,振兴中华?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从古到今读书人百思无解却永不可忘的一个问题。现在的情况并不比明清乐观,举国齐呼全民娱乐快乐中国的时代,超女快男可算当今的举业,况且不提还有多少人讲“言寡尤,行寡悔”,叫嚣着复兴国学的人又有多少人懂得何谓国学?

    吴敬梓也是思考这个问题的读书人,于是他请出了虞博士——揭开了第一回王冕所见“降下这一颗星君去维持文运”的谜底。读到三十七回,看到他花了整整一回把祭祀场景全程记录。初献,亚献,终献,“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古乐铿然,佾舞皇皇。仿佛作戏的场面,我读着却只觉得肃穆。那些陌生的乐器和程式,是一群读书人对古代礼乐的招魂,恍惚中我好像看到吴敬梓肃立起间。“君子以果行育德”,这是他为与自己同时代的文人开出的药方。篇末泰伯祠业已荒芜,现在轮到我们上场,能演哪一出?

    小说的结尾来有些突兀,第五十五回开首来句“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就切入尾声了,有点像电影打出的字幕,“XX年后”。接着讲了琴棋书画四位奇人,故事倒也稀松平常,但这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却值得注意,他们都有另有主业,讨饭(谁说这不是职业?)开茶馆卖火纸筒子作裁缝,无论作者自己是否有意识,他都为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名士的出处指了一条明路:经济自立,文化自娱,工作保障求知。

    接下来的最末一回所列“幽榜”是否好事者所添尚无定论,《沁园春》乃夫子自道,倒是原创的,作得也算漂亮: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徜洋。凤止高梧,虫呤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完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知己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我自己胡乱思量,倒觉得“幽榜”该是吴敬梓所作,原因很简单,榜上明示“合计九十二人”,实则只列了九十一人,分明作者是把自己算在列中的。这个世界上,吴先生还能允许第二个人假托他钻排行榜的空?

    后记:读这书的很大动力是因为喜欢南京。这个水光山色都有浓长历史印迹的城市有一种吸引我的东西,非常鬼魅的所在,它的经历诡异得不像人间,足迹所至都有古迹,皆可长篇的疏注,却无处不有鲜活的凡尘气自息,像南京人的口头禅“多大事儿啊”。总念着鸡鸣寺的素面和干丝,还想让人陪着把台城从头到尾走一通,最惦记的还是玄武湖,喜欢庄征君也多半因为这湖,我什么时候会再一个人荡舟湖心还愿去呢?

    2007、8、23凌晨

     

  • 新式侠女---十三妹

    作者:月姥姥 发布时间:2010-12-03 12:22:41

    《兒女英雄傳》中十三妹身上的狹義之氣與傳統俠女形象表現出來的有所不同。女俠形象發展至十三妹,有追求獨立自由轉變為遵從禮教,集“俠女——賢婦”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與一身的十三妹是作者理想中的完美的“英雄兒女”的典範,雖然十三妹形象有俠女到賢婦的轉型歷來頗受爭議,但其對內的控制力和對外的開拓力也有其內在邏輯的合理性。十三妹這個人物的身體原型是由舊小說中各種人物模式重新組合疊加起來構建而成的,晚清這種融合公案小說、才子佳人、世情小說于一體的創造方式,預告著章回體小說在新的創造時期來臨前的掙扎與反抗,雖然無法阻止其必然衰落的歷史命運,但作者在理論指導下的自覺探索與有意識的追求是成功的。

    燕北閒人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兒女英雄傳》中的十三妹,可謂古代小說中比較有影響力的“非典型性”俠女形象,成為後世小說作品裏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之一,經常活躍在戲曲舞臺及說唱藝術裏。但因其不同于傳統俠女的性格特徵及命運轉換而引發了很多學者的爭議。

    小說中的何玉鳳出身于世祖大家,自幼習得一身的武藝。後因其父被奸臣所害,她化名十三妹,攜母流落荒山,遂與江湖豪俠為伍,尋機為父報仇。書香門第出身的公子安驥和村女張金鳳被惡僧困在能仁寺,十三妹慷慨相救,撮合二人成婚,並贈金説明安公子救父。安家、張家等人為感謝十三妹大恩,乃苦勸十三妹也嫁給安驥,以使她能夠安身立命,過上富貴尊榮的生活。成為安家大奶奶的何玉鳳,將俠女的豪俠果決變作治家的精明與魄力,佐夫成名,最終“滿路春風探花及第”。

    從十三妹到何玉鳳,從俠女到賢婦,不只是人物從“英雄傳奇”中的“江湖”走向了“世情小說”裏的家庭空間,敍事模式明顯不同于唐人小說。十三妹的俠女形象主要新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強調俠女的女性化氣質

    容貌與服飾是樹立女性外在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考察俠女形象虛構性質的一個途徑。傳統俠女主要不是以悅目的容顏、善良的性情成為讀者欣賞的對象,她們往往是作為“非常之人”進入傳奇世界而成就一番“非常之舉”,因此敍事者為了取得神秘化的效果,似乎是有意淡化了俠女們的性別意識。而《兒女英雄傳》中卻特意凸顯十三妹的容貌,安驥第一次見十三妹的時候,“只見她生得兩條春山含翠的柳葉眉,一雙秋水無塵的杏子眼,鼻如懸膽,唇似朱丹,蓮臉生波,桃腮帶靨,耳邊旁帶著兩個硬紅的墜子,越顯得紅白分明。正是不笑不說話,一笑兩酒窩兒,說什麼出水洛神,還疑作散花天女”。當然,作者強調人物的女性化氣質,不僅僅是通過十三妹的外貌及穿戴,還要一系列的小兒女的心理情態的凸顯,例如她對其他女性的生活方式和衣著打扮的好奇與羡慕。十三妹初見安太太時,通過她的眼睛,有一段對安太太衣襟首飾的細緻鋪張描寫,從中可以看出十三妹的女孩兒情態。“看了這番說話、行事、待人,才知道天底下的女孩兒,原來還有這等一個境界。她心裏頓覺甜苦寒暖,大不相同,益發和安太太親熱起來。”這種心理活動是尋常的女兒心思。其他一些特徵,如侍奉母親的孝心、對鄉鄰的溫和友善、喜歡為人謀劃的細緻以及女性巧於撮合他人婚姻的天性,都是她身上更本質的女性情感。

    由此可見,其外在形象和情感方式異于唐人小說中對傳統俠女形象偏於中性化的敍事模式。細膩豐富的情感方式和心理層面的女性性別的內在特質。周作人認為世間固有十三妹這般矜才使氣的女子,小說不過是撲捉到了現實中的一種人物性格而已。

    二 驚人的食量和氣力

    讓讀者印象最為深刻的倒不是因十三妹是一個“ 絕色的年輕女子”,而是她驚人的食量、力大於身的勇力和雷厲風行的作風。江湖好漢的神勇氣力在十三妹身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伸進兩個指頭去勾住了,往上只一提,就把那二百多斤的石頭碌碡,單撒手兒提了起來”,“便一手提了石頭,挪動一雙小腳,上了臺階。那只手撩起了布簾,跨進門去,輕輕的把那塊石頭放在屋裏南牆根底下,回轉頭來,氣不喘,面不紅,心不跳。眾人伸頭探腦的向屋裏看了,無不詫異”。特別是在能仁寺“雷轟電掣彈斃凶僧,冷月昏登萬殲餘寇”之後,“只有十三妹姑娘,風捲殘雲,吃了七個饅頭,還找補了四碗半飯,方才放下筷子”,據此我們不難看出十三妹身上也有《水滸傳》裏梁山好漢盡情地搏鬥廝殺之後狂吃海喝的痛快淋漓的身影。即使在和安公子成親的那天早上,她還吃了四個饅頭,八塊栗粉糕,兩碗混沌,兩碗半粥。

    在宋元講史、小說話本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章回體小說,當然不會放過任何能夠博得眾彩的有趣噱頭話題,一如交代人物的能量來源以及生活細節上的趣味性等等。這種略帶搞笑的戲劇化敍事方式是對以往舊小說嚴肅而中規中矩的敍事方式的一次突破和調整。

    三 融入世俗的現實生活

    俠女十三妹被抹去神異化的玄幻色彩,著上了一層現實功力性的外衣。傳統劍俠小說都極力強調俠女超越凡俗的“異人”形象,身份神秘、情感冷淡為其寫作的統一內在相同點。《兒女英雄傳》中十三妹原名何玉鳳,本出身於世家大族,是有根可尋的大家小姐。她的一身的好功夫也是自幼習得,“我可不是上山學藝,跟離山老母學來的”。“俠女”一詞是由“俠”和“女”兩個詞性構成,真正的俠女必然是在肯定“女性”這一性別符號的基礎之上才能完成理想中的狹義之舉。身為一個普通的女性,豪俠如十三妹,脫離了傳統小說中的神異化身體,這位俠女就必然要回歸到傳統女性的性別角色,找一個男性安身立命,依靠家庭生活。於是,唐宋劍俠小說中人際關係疏離、遊戲人間的生活態度、不受性別規範約束的俠女敍事模式被打破了。

    婚後的何玉鳳“早把從前作女兒時節的行徑全副丟開,卻事事克己、步步虛心的作起人家,講起世路來”。她對功名利祿的功力態度,是傳統劍俠女性,甚至世情小說中的普通女性所不具備的。《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開菊宴雙美激新郎,聆蘭言一心攻舊業”,何玉鳳望夫君成就功名,打造成功男性的野心當然無可厚非,而她這番言行舉止與傳統劍俠小說中的女性不同調,也和世情小說中女主人公隱忍恬淡的境界有著天壤之別。何玉鳳式的俠女是一個特殊時期的文學現象,而晚清小說創作中各類題材的合流趨勢,造成了各種人物模式疊加於一身的現象。

    人物模式的多重疊加造成了人物性格邏輯的混亂感,以致使十三妹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症,人物性格的真實性受到懷疑。孫楷第認為十三妹“前半則劍氣俠骨……及結婚後,……又平平極了,與流俗女子無以異,一人人格前後不協調如此,真是怪事。”身體構建中各種原型拼接疊加的痕跡難以圓融貼切,不免引起人們感官上的不快。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認為十三妹“當純屬作者臆造,緣欲使英雄兒女之概,備於一身,遂致性格失常,言動絕異,矯揉之態,觸目皆是矣。”歷來受到很多文學大家的批評,即便如此,也並不能減少人們對十三妹的喜愛和對《兒女英雄傳》的追捧,這一點,從後世人們對《兒女英雄傳》的續書方面就不難看出。續書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宏文書局石印本三十二回《續兒女英雄傳》;宣統間四卷四十回石印本《再續兒女英雄傳》,作者俱佚名;令據佚名《續兒女英雄傳序》稱此前已有續書。不僅如此,京劇劇碼也有“紅柳村”(“十三妹”)、“能仁寺”(“悅來店”)、“弓硯緣”(“青雲山”)等,至今仍在搬演。

    作者塑造十三妹這樣一位俠女形象究竟有何與眾不同的意義呢?

    作為晚清小說家,文康無力挽回即將解體的舊秩序,只有在想像中拯救衰落者,而何玉鳳就是這樣一位深具化腐朽為神奇之“魔力”的新式俠女,是從舊文學中擇優捏合出的人物,在她的身上堆積了舊小說中所有受人歡迎的人物模式。從作者的創造本意來分析,何玉鳳之所以成為前後脫節的“超人”,是有其必然性的。作品緣起首回“開宗明義閑評兒女英雄,引古證今演說人情物理”,開頭就以八句韻語作為全書綱領:俠烈英雄本色,溫柔兒女家風;兩般若說不同,除是癡人說夢。兒女無非天性,英雄不外人情;最憐兒女最英雄,才是人中龍鳳。作者力圖在小說中把“天性”與“人情”統一,將“俠烈英雄本色”與“溫柔兒女家風”融合為一體,這種看似對立的兩端,巧妙地結合在作品主要人物十三妹一人身上,成為超越此前小說作品人物形象的一個集大成的新形象。

    俠女多重身體的構建是晚清小說題材合流的結果。《兒女英雄傳》是公案小說、才子佳人和世情小說的混合體,其中人物並不以敘寫狹義為滿足,逼真呈現世俗生活場景和各式人物內心情感成為敍事的主要目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多套用傳統的模式,缺乏作家自己的創作個性”。何玉鳳式俠女的出現,正是舊小說無力塑造寫實性人物的表現。總之,俠女作為古代小說史上的一種獨特的人物類型,其演進的軌跡是從非寫實的虛構到寫實型的人物。在中國俠文化史上,女俠形象經歷了由豪俠、義俠到情俠的演變過程,女俠形象發展至十三妹,我們可以看出她身上的種種新變,也可以通過分析出其背後創作模式的集大成狀態和文學的發展性。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786+)
  • 下载速度快(978+)
  • 速度快(954+)
  • 无盗版(956+)
  • 无广告(1095+)
  • 在线转格式(9106+)
  • epub(485+)
  • mobi(1058+)
  • azw3(746+)
  • txt(738+)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17 22:37:4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习***蓉: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7 22:40:52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7 22:40:2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苍***如: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7 22:40:3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居***南: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5-17 22:42:4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宓***莉: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8 00:56:20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车***波: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17 22:32:39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汪***豪: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5-17 22:42:1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薛***玉: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17 22:37:0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17 22:36:5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和癌症不是绝症相关的视频:

80%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康复期。





喜欢"癌症不是绝症"的人也看了


最新书籍
相关专题